法律咨询热线
133-5000-0707
死刑辩护律师的风采:协助死刑犯行使申辩权利
死刑辩护律师的风采:协助死刑犯行使申辩权利
时间:
记者 蒲哲 实习生 潘燕 邹漫漫
[提要]“我反对!”这是一位著名律师的口头禅,他认为作为刑事辩护律师,这样才是称职的。今年7月1日开始,湖北省所有死刑二审案件都将开庭审理,律师也亮相二审法庭,与检方展开“生死控辩”。近日,记者走访了江城数家律师事务所,记录了死刑辩护律师的神秘与风采。
首次亮相二审 律师备感压力
“所里指派你为一个死刑二审案件被告辩护!”电话中,主任告诉雷刚,这是湖北省死刑二审开庭以来,首次在省高院公开开庭审理死刑案件,高院副院长亲任审判长,并将有多家媒体记者现场采访。
下午5时许,雷刚和同事王桂容拿到了一审判决书,对案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一起因抢劫致人死亡的案件。
根据湖北省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雷刚和同事将为王彦青担任辩护律师。从业10多年来,雷刚为死刑被告辩护过多次,但几乎所有的二审都是书面审理,他的作用也就是查看卷宗,会见当事人后写出一份严谨的辩护词就可以了。但这一次,雷刚感觉压力非常大。
初步了解案情后,两人拟出了计划:次日,查看卷宗,会见当事人;第三天,确定辩护思路。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
边吃午饭,边翻阅卷宗,他们得赶在会见当事人王彦青之前,全面了解案情。
“你们是我家人请的律师吗?”
“不是,我们是政府指派的律师!”
听到这,坐着的王彦青禁不住打了一下颤。在汉阳看守所,见到王彦青时,王表现出了相当的不信任。
“你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你辩护!”经过解释,王彦青开始配合两位律师的工作。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两位律师整整忙了2个多小时,一点一滴地了解案发的细节。连夜,雷刚看完了卷宗,并赶写了第一稿的辩护词———他们确定了两个辩护方向:DNA鉴定书和现场模拟。因为是省高院的死刑二审示范庭,作为首次亮相二审的辩护律师,雷刚很兴奋也备感压力。
当庭演示“劫杀案” 控辩双方激烈交锋
“一审事实不清,证据不充足!”开庭10分钟后,被告人王彦青、王亮分别陈述了自己的上诉理由,法庭就此展开了调查。由省检察院派出的检察员,首先陈述了公诉意见,指控二人犯有抢劫罪,支持一审判决。
“王彦青和王亮只是偶遇,并不属于事先预谋!”对于公诉人的指控,雷刚发表了自己的辩护意见。他认为案发当天,两人只是因为都没有工作,在街头偶遇临时起心实施抢劫的。
“而根据案发现场情况推理,并不能断定被害者左胸的致命伤就是王彦青刺的!”雷刚分析,被害人身上共有3处伤口,分别是左胸的第8、9肋骨之间,右胸第3、4肋骨间和右手臂上,但案发时受害人与王彦青、王亮的站位,并不能排除王亮刺出这致命一刀的可能。
为了让法官和公诉人更加清楚辩护意见,雷刚和同事还别出心裁,拿出了一把纸制的“匕首”,根据警方查明的现场情况,多次在现场演示、模拟案发现场。
但很快检察官就拿出新的证据———案发后警方送检的凶器,查出王彦青所携带的刀具上,有被害人的血痕。
“根据王彦青和王亮的供述,都确认了王亮所带刀上有人血的事实,根据王亮的供述,刀上的血迹是他自己的。而经鉴定,该血迹并不能证明百分之百是人血”。当检察官出示作为证据的DNA鉴定书时,雷刚律师当即发表了激烈的质证意见。雷刚又指出公安机关未对刀具进行指纹鉴定,并不能就此认定王彦青为直接“凶手”。
公诉人随即请求法庭传召证人出庭,案发当晚出警的民警和法医鉴定人相继作证支持公诉意见。
“鉴定书中所载VWA基因座分布在第几序号染色体?”在征得法庭的同意后,雷刚对鉴定人开始提问。
“可能是第11号染色体吧!”鉴定人回答得不是很肯定,而且回答错误!雷刚随即指出,这个知识对于鉴定人而言,并不是很生僻的知识,因为她正是应用这一知识作出鉴定结论的,因此,不能排除鉴定结论出错的可能。
对于律师的辩解,检察官也逐一询问3名证人,证明王彦青所持刀具上的血迹和死者王艳丽的血液DNA鉴定相吻合。认为根据一系列物证、证人证言和笔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已经足以认定王彦青和王亮持械抢劫致王艳丽死亡的犯罪事实。
控辩双方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辩论,直到中午12点庭审才结束,审判长宣布择日宣判。
走出法庭,雷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最终的庭审结果还没有出来,但他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
司机劫杀总经理秘书 辩护未成律师留遗憾
然而,并不是每一件案子,都能让律师对辩护充满成就感。
“当时要是早点介入就不一定是这个结果了!”虽然事情过去了好几年,但湖北正立德律师事务所的丁白杨律师仍然这样感叹。
2003年10月,湖北正立德律师事务所内,一位面容憔悴的的老人找到丁白杨主任,老人是湖北省某地级市人。
“你一定要救救我儿子啊!”一见面,老人就扑通一下,跪到了丁律师面前,请他无论如何要接下这个官司。老人的儿子小尹是某企业老总司机,因参与一起抢劫案,被法院一审判处死刑。老人和小尹不服这一判决,当年7月3日上诉到省高院,但直到10月份,还没有最后结果。
原来,老人的儿子借给朋友张某3000元钱。2002年,小尹准备结婚,于是要求张还债。由于张无业,就提出想办法搞点钱,两人随后进行了相关准备,小尹提供了作案对象———公司总经理秘书小晶(化名)。
在江边,小晶被残忍杀害,尸体也被绑上石头沉入江中。作案后,两人分别在沙市、武汉两地提取小晶卡上现金7万余元。一审法院认定小尹与张某共谋抢劫,并将被害人小晶杀死,据此,判决两人死刑。
初步了解案情后,丁律师为两人的作案手法之残忍震惊了,但他知道,作为辩护律师有责任为被告人提供合理的辩护。
通过阅卷,丁律师了解到,案发后,尹如实交代了作案的经过,退出了赃款,并协助公安机关将逃匿的张某抓获归案。由于上诉时,代理律师已经提出了辩护意见,丁白杨律师决定立即起草补充辩护意见。
“杀害小晶的是张,手段残忍的是张,而非小尹,尹不在小晶被杀现场,一审法院认定尹手段残忍是与事实不符的。因此,应根据他二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别处不同刑罚。同时,尹有重大立功情节,一审法院查证属实并予以认定!”
在补充辩护中,丁律师详细阐述了自己观点,由于是书面辩护,丁律师在第一时间将辩护状送到了省高院。然而,3天后,二审判决正式下达,维持了一审的死刑判决。
“要是能提前介入就好了!”对于这个判决,丁律师感到有些遗憾。
遭到受害方围攻 辩护之前先道歉
但是,这样的人性关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作为为“坏人”辩护的律师,他们经常遭到不明群众,特别是受害人家属的误解。律师除了要面临辩护上的压力外,更多的时候,他们要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
“首先我们对被告人的行为表示遗憾,并代表他向受害者家属道歉!”在不少死刑案件的开庭审理中,辩护律师辩护前,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开场白。
“这不仅是一个形式、技巧的问题!”作为一个有20多年刑事辩护经历的资深律师,湖北瀚海潮律师事务所的周明达律师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这更是对受害者家属的尊重,也是进行辩护的一个铺垫”。
上个世纪的90年代,周律师曾经为一起杀人案辩护,当时的情景让他至今难忘。
这起故意杀人案,发生在一个地级市。案发之日傍晚,刚领了工资的被告人勾某到一家酒馆喝酒,遇上了醉酒的受害人,二人先是海阔天空互相吹牛,继而发生口角被店主撵出门外。酒后的受害人一直纠缠被告人到深夜,后来发生厮打,勾某持砖多次砸击受害人头部,致其死亡。
庭审中,看到众多受害人亲属情绪激动,辩护人委婉提出这是一起因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且受害人纠缠过错在先,对矛盾的激化负有责任,同时被告人系临时起意、激情杀人,其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小于预谋杀人,且勾某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本着少杀、慎杀、缓杀的刑罚宗旨,可不判被告人死刑。
辩论后,法庭表示案情重大,人命关天,待向院审委会汇报后再作宣判。审判长话音未落,情绪激动的众多受害人亲属从旁听席涌向审判区扑向被告人,两个值班法警控制不了局势,忙架起被告人跑向审判庭外的警车呼啸而去。
愤怒的受害人亲属转而奔向法官和辩护人,质问为什么不当庭宣判死刑,男女老少跪在法官面前,磕头不止,呼喊一命还一命,要求速判被告人死刑。丁律师也被挤到墙角,好在随即赶到的法警将他架出了法庭。
他好不容易出了法庭,遇到公诉人。公诉人忍不住对丁律师说,“伙计,你今天幸亏没多说,否则有生命危险啊!”
辩护涉嫌伪证罪 律师两度被收监
与面临的生命危险相比,律师们担心更多的是职业风险———“律师伪证罪”。刑法第306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检察院的指控,在钟新涛处,王万雄询问钟新涛:
检察机关据此认为王万雄“引诱证人作伪证”,构成犯罪。而作为律师的王万雄,在寻求对其当事人有利的证言的过程中,就这样陷入“引诱”的困境。
在狱中的王万雄开始写申诉材料,两年之后的
[记者附言]
诚如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刑事辩护律师德肖微茨所说,律师选择为面临死刑或者长期监禁的人辩护,并不代表他们同情这些杀人犯、强奸犯、抢劫犯或者团伙犯罪……
如果说一个杀人犯应当处死,那么就必须经过合法公正的程序剥夺其生命。允许被告享有申辩权利正是正当程序的必然要求,但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位,被告往往又不可能独自行使,这就必须求助于具有专业知识的律师们,以协助他们行使他们应有的申辩权利。
或许,这正是律师业的价值所在!
本站声明: “本网站系非营利性网站,旨在宣扬法律意识,弘扬法治正义,交流执业学习心得。本网内部分文章系来自其他网站,目的只做为交流学习之用,其相应的权利均属于原权利人。如权利人认为不妥,请来电或来函说明,本网页随即停止转载和使用。望谅解本网未先征求意见,谢谢合作!”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要点解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
- 房屋遗嘱继承无须公证即可到房产局过户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办案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