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现明代佛教遗址 当地人疑为成吉思汗后裔

作者:晏智 何骏天 记者 蔡宇 摄影报道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发布时间:2009/3/30 14:32:38 点击数:
导读:大邑现明代佛教遗址当地人疑为成吉思汗后裔http://cd.qq.com 2009年03月30日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碑文显示余氏后人为成吉思汗后裔?大邑发现大规模明代佛教文化遗迹,其中有碑文称余氏族人为成…

 

大邑现明代佛教遗址 当地人疑为成吉思汗后裔

 

http://cd.qq.com  2009033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大邑现明代佛教遗址 当地人疑为成吉思汗后裔

碑文显示余氏后人为成吉思汗后裔?

 

大邑发现大规模明代佛教文化遗迹,其中有碑文称余氏族人为成吉思汗后裔

 

 

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的一支就生活在成都市大邑县斜源镇?昨日,大邑县文管所在最近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于斜源镇江源村16社发现方圆30余平方公里的明代佛教群落遗址,大量功德碑、墓碑上的碑文明确提到成吉思汗与当地余氏家族的血缘关联。

规模宏大 佛教遗迹宏大

地处大邑山区的斜源镇幅员60平方公里,偏居一隅的江源村幅员就达30多平方公里,杨寺基坪、余寺基坪、狮子沟、法轮庵和白云庵等明代庙宇基坪密布全村,可见明清时当地佛教的兴盛。让考古工作人员惊讶的是,在最近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行动中,意外地在余寺基坪近旁一片茂密山林深处发现一处明代佛教文化遗迹,仅残存的墓葬就有成百上千个,另有牌坊、照壁、舍利塔、石桥和石狮等大量文化遗存。该遗迹对深入研究明代佛教文化在大邑山区的传播、分布等有重大考古及文物保护价值。

余寺基坪山腰的树林中矗立着大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所建,保存完好的重建福慧庵碑。该碑以青石为材质,虽然少部分字体已风化脱落,但重建福慧庵致语及近1000字的碑文仍清晰可辨。该碑连同碑帽高约3.2米、宽约1.02米、厚约0.8米,与雾中山开化寺杨升庵父子所撰之两碑和白云庵现存残碑的高度一致。与一般佛教文化遗址不同的是,在遗址中随处可见的功德碑、墓碑碑文中,多次提到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一块墓碑正面刻着清处士余公伟……”等拳头大小的字样,碑后用70余字的碑文记载着:太祖皇帝同姓,铁木真同生中华,食邑湖广孝感乡四十无子广行阴德……”

历史疑云 墓碑明示血缘

可惜的是部分碑文因年代久远,早已风化消失。但依据可辨碑文的字面意思理解,即当地一位余氏族人与成吉思汗同姓,且为其后裔,从湖北孝感乡迁移填四川而来。据了解,位于雾邑山腰江源村16社的余寺基坪现有村民30多户140余人,该社村民大都姓余且有亲戚关系,以种养殖业和在当地煤矿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山高路远,水泥路盘山蜿蜒而上,这里一直以来都较为冷清。

多年以来,山林中的功德碑、墓碑和墓葬等明代佛教文化遗存一直受到当地村民的自发保护,大量文物没有受到人为损坏。小时候我就听父母讲过,余氏先祖们或为官或教书,大都家境殷实,很有出息。据该社70岁的余德华回忆,要不是这次考古人员发现这处遗址和碑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或许还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同时,遗址中另有石碑记载:关于大明之世,按其积乃灵鹫鉴之造林……兵燹于唐宋之间重建……”福慧庵是否为碑文所载的建于明代?灵鹫指什么?造林是否形容当时此时所建庙宇的规模?大邑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刘红彬说:下一步我们会对残存的碑文进行复原研究,争取解开成都现今是否也有成吉思汗后裔的谜团。

晏智 何骏天 记者 蔡宇 摄影报道

 

 

本站声明: “本网站系非营利性网站,旨在宣扬法律意识,弘扬法治正义,交流执业学习心得。本网内部分文章系来自其他网站,目的只做为交流学习之用,其相应的权利均属于原权利人。如权利人认为不妥,请来电或来函说明,本网页随即停止转载和使用。望谅解本网未先征求意见,谢谢合作!”

 

上一篇:四川法检公招1863人开始报名 成都有124个名额 下一篇:广电总局:无证影视剧网上禁播 共享将被删